网站首页
系部动态
德育工作
教学工作
教育科研
专业建设
社团活动
普职融通
返回主站
搜索
普职融通
高三备考资讯简报
首页 > 普职融通

2022 届高三备考资讯 

简 报 1 2022 3 月 

教育教学管理※ 

高考命题人员构成对高三备考的启示 

高考命题人员构成以高校教师为主,大学很多专业分得很细, 教师专业背景很深,拓展度不是太宽,因此,教学过程中一定要 把背景材料和问题设计得比较深且须讲深悟透,应坚持限量教学, 切实提高教学通透性。中学教师主要参与做题,重点是把控试卷 难度和超标性,届时题目已经成型,不会有太大改变,从 2021 年高考命题情况看,选择性必修模块存在备考盲点,应引起重视。 

语文加强命题研究,科学有效训练

在后续教学中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1.加强国家考试随文命题逻辑的研究,以帮助学生提升深度 理解阅读文本(材料)能力为突破口。 2.加强对学生回答问题逻辑的重视,答题套路不是解决学生 主观表述容易失分的根本原因。因为国家命题逻辑变了。3.写作训练既要重视材料训练,也要重视情境任务写作训练, 对实用文写作的训练不能放松。作文不是套路+材料,而是要写 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4.语言运用部分的训练要关注到所有的知识点,不能留盲点 和死角。 

数学高考数学强化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 

目前高考数学试卷的题型、题量和分值基本稳定,试题的考 查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不拘泥于教材,在知识交汇处设计命题, 难度稳定,增加思考时间,突出数学主干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 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试题加强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渗透, 强调中国古代数字文化的传统特色,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设计真 实的问题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而读懂数学文化或者社 会实际背景下的试题是解题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做好 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三种能力是学 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是走向成功的基石。从目前 高考来看,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 有潜力的学生,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

英语高考英语试题对劳动教育的渗透及教学启示

深入分析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对劳动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引导 高中英语教学落实劳动教育。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英语试题通过展 2现劳动过程、创设劳动语境、呈现创造性劳动、讲述环保故事、 渗透劳动文化、描述人物事迹渗透劳动教育,旨在使学生增长劳 动知识、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创新思维、增强劳动价值感、认同 劳动价值、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高考英语试题对高中英语教学 渗透劳动教育的启示是:1)拓展听力语料中人物的社会身份, 扩展学生对劳动关系的认知;2)拓展阅读语境中的劳动范畴, 挖掘阅读语篇的育人价值;3)融劳动教育于写作教学之中,丰 富学生的劳动体验。 

物理加强和改进物理实验教学

省教育厅 1.17 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实 施意见》的文件,提出如下“十四五”期间目标:全面加强实验 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资源保障、实验教学能力提升、实验方 法手段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活动,加快构建与德智体 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相适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统一的实验 教学体系。实施中小学实验教学合格行动计划,所有学校开齐开 足开好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实验,确保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基础性 实验(必做实验)开出率达 100%,每一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 1~2 个主题的拓展性实验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 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 科学素养。

3历史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及教学建议 

开放性试题命题特点:1.情境素材多。有“文字材料”“文 字材料与图片材料结合”“图表材料”三种。情境内容涉及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2.从设问形式看分为两类: 限制角 度的历史阐述题和无限制角度的历史探讨题。史学界的新发现、 新争论、新研究成果往往通过开放性试题反映出来。3.答案开放、 不唯一。教学建议: 1.注重历史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 在教学过程中,在注意内容的基础性的同时,要汲取新的史 学成果,注重历史知识的更新。在平时教学中,要将开放性试题 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注意将知识点连成线,使知识系统化。把握 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教材知识对学生 思维的多角度的限制,也可以从更广阔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 结合教材知识总结出多元的答案。 2.加强材料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课堂上教师要把所运用文献史料、图片等材料讲透、讲深, 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这个材料去理解历史内容。以运用图片 为例,教学设计时选择图片必须符合课程目标与内容,图片必须 真实、有效。“课堂中使用历史图片应看得懂、找得到、连得起、 4说得出”。只有这样,材料使用才能体现科学性、有效性,才能 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益。 3.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辩证性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引导和启发学 生,让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尤其是在评价学生的答案时,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从论点到论据是否全面、逻辑是否严谨、语 言是否准确等方面按学业质量要求进行分层次评价。

政治加强理想信念、法治和劳动教育考查

高考政治学科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法治、劳动教育等相关内 容的考查,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教学素材选择、试题情境设置以及 设问角度和方式,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 化观和宗教观。 法治教育要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坚持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 的能力。劳动教育要通过情境设计和实践性活动试题设计丰富职业 体验,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学生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 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增强生涯规划能力。 

5地理新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二轮复习建议

新高考地理试题呈现特点:1.情境新;2.问题新;3.切口小; 4.立意高。 教学建议: 1.真实情境,关注尺度,因题作答。真实的情境是高考考查 的载体,情境落实到具体案例中,往往尺度较小(切口小)。大 尺度的信息能带到小尺度里来研究,小尺度要把特殊性去掉推导 到大尺度中去。课本呈现的多为大尺度的、规律性的案例。但试 题中小尺度的情境未必完全符合大尺度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 课堂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以真实的情境为载体,贯穿始终、 设置问题链、深入分析。当剖析的真实的情境案例很多时,学生 面对陌生的情境也就有了应对的方法。 2.夯实基础,突出主干,构建体系。平时教学更多注重的是 教材、课标等,但考试考的是学科体系,重在思维和方法。后期 复习要注重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知识,既能保证高考中占百分之 八十的基础题和中档题,又能使提高能力、突破难题成为可能。 同时,在教学中要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对主干知识要讲深、 讲透。弄清各知识点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弄清知识点之间的 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3.强化图文,注重审题,关注区域热点。复习中要指导学生 运用地图,理解地理事物之间联系以及地理事物的变化所带来其 他事物的变化,突出图导、图练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审 6题、提取关键信息、进而组织语言进行解答。关注最新的时事热 点,如我国的国家战略、冬奥会、俄罗斯、乌克兰、阿塞拜疆、 汤加等热点新闻和地区,深入挖掘热点地区与地理学科相关的内 容,进行加工、分析与应用,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契合 了核心素养对地理教学的要求。 4.专题训练,关注表达,注重归纳。二轮复习避免出现将知 识重来一遍,避免用力过猛(大做试卷)。做好专题训练,典型 习题的训练,关注学生表达,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总结归纳 题型,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形成应试技巧。 

化学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关键能力 

2022 届江苏高考化学命题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原则,持续 稳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试题充分发挥化学特点,精选试题情境, 弘扬学科核心价值,创新呈现形式,优化设问方式,聚焦学科核 心素养,突出考查关键能力,助力基础教育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 稳步推进。 1.试题聚焦基础化学理论和化学工程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重大贡献,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既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 国家科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又深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基本原理的应用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培育立德树人的 价值观。2.注重选取新材料、新药物、新催化技术等真实情境,呈现 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深化对信息获取加工、逻辑推理、 7归纳论证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有 效性,进一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3.继续探索通过数据图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学 生通过化学反应原理分析数据曲线代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考 查学生利用数据进行归纳论证的能力。 4.密切关注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和中学教学实际,落实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保障基础性,增强灵活 性,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充分发挥高考命题 积极导向作用。 

生物增加学生长句表达能力考核 

江苏省生物高考试卷的题型是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其中 非选择题的形式是填空题。填空题往往让学生填一些关键词句或 专业术语,这种碎片化的知识与能力考核形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 的思维水平的发挥,也无法真实准确地考查学生的能力状况。 基于专业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近些年的高考生物试题明显增 加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考查,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 维状况和逻辑推理水平,同时可以检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 从学生答卷和实际得分情况来看,确实是学生的弱项,很多学生 作答逻辑混乱、表述不清,可以说学生的生物学专业语言表达能 力欠缺,亟待提高。应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