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系部动态
德育工作
教学工作
教育科研
专业建设
社团活动
校企合作
搜索
专业建设
电气工程系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运行中期总结
首页 > 专业建设

  电气工程系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运行中期总结

  

  电气系根据学校乃至宿豫区区域经济发展对机电专业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系部现代学徒制试行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思考与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方案。随着宿豫区经济迅猛发展,对机电专业学生需求逐年增大,涉及行业越来越多,对学生的创新及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另外,随着我校“领航学校”的不断发展,对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机电系结合省厅现代学徒制的建设要求,组建了校企联合新型的教学团队,充分发挥1+1>2的团队效应。

       一、教学团队的架构情况

  电气系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专业技能互补而又相互协作、沟通的教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要途径,以系列课程和专业建设为平台,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而组成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基本组织形式。建设实行梯队建设,主要包括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等,具体见下表。师资结构合理,有着明显的学科、科研和人才优势。团队成员稳定有着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且在年龄、性别、知识结构方面能够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

             表1   专任教师学历职称分布情况

  专业教

  学团队

  骨干

  教师

  双师

  教型

  其他

  类型

  两年以上

  企业经历

  学历分布

  职称分布






  硕士

  本科

  大专

  高级

  中级

  初级







  专任教师

  (21人)

  人数

  6

  19

  1

  12

  7

  14

  0

  10

  8

  3

  比例

  (%)

  28.6

  90.4

  4.7

  57.1

  25.9

  74.1

  0

  47.6

  38.1

  14.3


  表2   专任教师年龄资格证获取情况

  专业教

  学团队

  年   龄  分  布

  职业资格获取情况








  60以上

  50-60

  40-50

  30-40

  30以下

  高级

  中级

  初级



  专任

  教师

  (21人)

  人数

  0

  0

  8

  9

  4

  19

  2

  0

  比例

  (%)

  0

  0

  38.1

  42.8

  19.1

  90.4

  9.6

  0


  表3   企业兼职教师情况

  企业兼职

  指导教师

  两年以上

  企业经历

  学  历  分  布

  职称分布







  硕士

  本科

  大专

  高级

  中级

  初级

  无职称




  兼职

  教师

  (6人)

  人数

  6

  0

  6

  0

  1

  2

  1

  2

  比例

  (%)

  100

  0

  100

  0

  16.7

  33.4

  16.7

  33.4


  

  二、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取得的成绩

  (一)构建面向专业群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1.调研汇总专业群各专业的共性与差异性

  本专业群主要服务于装备制造业中的机电备制造业,面向机电装备制造业从产品设计、零件加工制造、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维护维修、设备的营销及技术服务的全过程,专业群在其中的主要岗位见如图5所示,通过各专业在机电设备制造业中的作用分析专业群各专业的共性和差异性,三个专业服务于装备制造业各个环节,核心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为核心内容,数控技术含有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中的数控机床安装调试与维护,同时更强调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主要为机电设备零件的加工提供模具制造设备,它们之间彼此依赖、相互渗透。

  2、构建面向专业群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针对专业群各专业面向的核心岗位及拓展岗位,分析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见图6。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对学生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将体现专业群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的课程构建成专业群平台课程,实现底层共享;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各的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实现中层分立;开设多门专业拓展课程,供各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实现高层互选。学生通过专业拓展课程中的机械创新设计、机器人技术应用等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理念,通过参加机械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使学生既掌握行业通用能力,有掌握专业特定能力和一定的跨行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迁移能力。专业群课程结构见下图:机电专业群课程体系_1.tif

  (二)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

  开展项目课程和配套资源建设,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由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组,按照由简单到综合、由易而难、分级别开发的原则,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在于项目课程,为此,以项目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项目教学配套资源、教材建设和考核评价体系。

  ①项目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项目课程群上,并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课程建设时,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融入主流技术与产品、工程思想与方法、职业规范与环境等工程元素。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标准、项目设计方案、教学内容体系与教材和项目指导书建设、项目任务单及考核评价标准、教学方法手段的设计与利用、考核评价方法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资源的建设与支撑(包括系列化的教学文件、教学项目及案例库、拓展训练项目库、多媒体课件、学习指南、项目素材、系列微课、教学录像、技能训练及认证题库、课程网站、网络教学平台、参考文献、与课程相关的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等)。

  ②项目化教材建设。积极开展项目化特色教材建设,以工学结合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教材建设,将课程建设成果反映到教材中共享。计划在建设期内,与企业共同开发特色教材包括《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工程电气与制图》等,开发能力训练项目;编写能力训练模块讲义;完成电子教案和课件建设;制订能力考核标准;完成课程教学标准和能力测试体系建设;编写校本教材;建设课程网站等。

  ③评价考核体系建设。为适应项目教学需要,需要建设相配套的符合成果导向理念的评价考核体系。探索通过“五个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与能力的掌握情况、综合素质。“五个相结合”指专兼职教师、学生、专家评价相结合,核心技能及能力评价与知识评价相结合,制作项目作品与开发产品相结合,项目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成绩评定与等级评定相结合。考核评价类型包括课程考核成绩、职业技能鉴定等级、工学结合作品等级。

  (三)建立校企混编专业教学团队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整合资源,“内培外引”、“请进来、走出去”,通过“互聘互培互用”将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吸纳到进教学团队、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以及学校的人才引进、学历提升、人才梯队、兼职教师、双师素质“五项工程”,建立一支以校企双专业带头人为引领、校企骨干教师为核心、专兼结合的观念先进、能教会做、结构合理的校企混编专业群教学团队,整体实力在本地高职院校中处于较高的水平,发挥师资建设的示范作用和服务区域经济、带动技术应用与发展的辐射作用。

  (四)实现了校企“双赢”

  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目的的必然选择。职业院校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学校与多个有影响力的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关系,积极推进“校企合一”,实现校企互惠互利。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为师资培养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最前沿的信息技术,教师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创造潜在的价值。两者相互结合,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教师能够第一时间掌握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并直接反映到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将企业的用人标准、用人需求、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等信息带回学校,促进职业院校教学课程改革,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补充新知识新技能,从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企业适适应性和适用性。

   三、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运行保障

    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目前教学团队在运行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成员缺乏积极性、协作意识不强、行动流于形式等。为确保团队工作顺利开展,需建立有效的团队运行保障措施。

  1.明确团队阶段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明确的团队目标有助于增强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协同力促进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为此,团队带头人制定了团队建设目标规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结合环境变化,需对分目标进行不断修正。

  2.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教学团队的顺利运行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如:团队带头人职责、学徒轮岗管理实施办法、班级班组学徒管理办法、校企联动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以及校企双方人员互兼互聘管理办法等。完备的管理制度,使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有利于团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

  合理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可以充分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使其保持旺盛的科研精力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竭力发挥个人才智及潜能,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创造力及竞争力。相关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需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不断积累探索,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