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系部动态
德育工作
教学工作
教育科研
专业建设
社团活动
校企合作
搜索
专业建设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第三方评价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报告
首页 > 专业建设


  根据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评价报告及专家们的建议,我们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制订了专业建设整改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基本理念,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内涵建设,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人才活力和凝聚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以领军、带头人才和骨干后备人才为重点,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优秀博士;重点建设中青年学科领军人才和带头人才队伍;打造后备骨干人才群体,促进教师队伍数量、质量的提升和协调发展。

  3.引进和培养一支适应学校事业发展要求,结构优化、素质精良、爱岗敬业、具竞争力、有创新力的教师、实验实训人才队伍,提高人员使用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整改内容和措施

    1.实施“人才高地计划”

    充分利用学校人才政策,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计划性与目标性,严格人才考核标准,充分发挥专家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中的作用,培植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从而建立一支结构更加合理、业务精干的师资队伍。

  2.实施“岗位践行培养计划”

    1)实施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支持计划

  根据学科、专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和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建立学历教育、技能培训、高层次研究等多位一体的培训制度。对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予以早规划、早指导、早培养,借助个人职业心理分析,结合个人科学素养、创新素质等,建立有针对性的职业方案和个性化事业发展支持计划,实现跟踪、培养机制。

  2)完善新教师导师培养责任制

    围绕提升新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完善政策与考核体系。坚持开展岗前培训,强化资深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由教学指导委员会选派导师,重点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环节、实践环节进行指导,加快青年教师成长。

    3)实施顶岗践行,能力提升计划

     为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一代专业人才,满足专业工程人才资格认证需求,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在相关企业设立教师工程实践基地,选派青年教师参加为期半年左右的顶岗实习和工程实践能力培训,使之在培训中获取新信息、了解新需求、把握新方向,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现有多名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工作。

    4)实施骨干教师研修计划

    鼓励和支持教师攻读学位,开展校际科研合作,发展校际合作项目,积极支持参加各类开拓视野,活跃学术气氛的学术交流活动。现有4名青年教师正在苏州大学、江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5)继续完善并实施教师其他培养和选拔计划

     3.实施“人才共享计划”

  继续师资共享,充分利用校内其它教学单位的师资力量,同时聘请其它高校和企业的专家为客座教授,来我系授课和举办讲座,指导教学和科研工作,与青年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三、下一步其它主要工作

    1.加大专业实训实验室建设力度,加强学科平台建设

    以专业实验室建设为基础,以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口,逐渐建立学科、专业建设的平台。

    积极争取学校支持,加大经费投入,购置专业实训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扩大实训实验室用房面积,为专业建设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结合学校的建设计划,力争将专业实训实验室建设成一流的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建立产学合作关系,多方面、全方位地开拓实习、实训基地,建立稳定的能满足全体学生实训要求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增加实训功能,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加快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修订和完善培养方案

  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构筑各类人才知识结构为依据,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手段,以加强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保证,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培养方案的修订和优化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训。努力实现“三个结合”,即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个性发展与共性提高结合,构建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实践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此外,在修订培养方案过程中,要处理好加强基础和拓宽专业的关系。

    3.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突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重点目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点要做好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利用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系,深层次开展卓越人才培养合作。

  4.加强教学研究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教学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立项的扶持力度,争取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研课题。

  5.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做好规划,以精品课程为核心建设课程群,在此基础上力争在专业课中建成2门市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

  6.加强实验教学改革

  改革实训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实训项目的数量,加强实训项目的管理;提高综合性、创新性实训所占比重,鼓励教师将一些成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训教学项目,切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7.健全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教学管理

    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努力构建目标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管理新体系。健全和完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运行。健全课堂教学、教材选用、实践教学、考试及成绩管理、毕业论文、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按要求努力做好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训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工作,进一步重视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知识、思维、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